2025年4月22日下午2点,生物工程学院在宜宾校区A10-424会议室举办规划教材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由副院长叶阳教授主持,会议邀请化学工业出版社首席策划、高等教育出版分社社长赵玉清女士作题为“精品教材建设暨创新驱动下的教材建设”专题报告。四川大学卢晓黎教授与会指导,学院学术办教师、各系主任、教师代表共20余人参会。
研讨会上,赵社长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阅历,详细解读了精品教材构建的关键要素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她首先分析了科技出版的总体动向和所面临的挑战,强调在信息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出版正逐步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型。这种转型对教材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求教材内容必须精确、结构必须严密,同时也要注重创新的形式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随后,赵社长深入解释了数字教材的概念,分享了数字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字教材的当前状况、独特属性和制作标准。她着重指出,数字教材必须重视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刷新内容。此外,她还强调了数字教材出版流程的规范化和效率化,以保障教材品质和及时性。
为了让与会者更直观地理解优秀教材的标准与特点,赵社长分享了一系列国内优秀教材案例。她深入剖析这些案例在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赵社长在讨论“十四五”规划教材时强调,这些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教材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和效果提升,目标是创建符合时代需求、具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教材。赵社长还探讨了数字教材和人工智能在教材建设中的应用,指出数字教材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人工智能技术能提供教材编写的支持和优化,从而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们积极地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并与赵社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对精品教材构建的关键要素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叶阳副院长强调,教师们应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将赵社长分享的经验和智慧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中。她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材编写能力,为编写更多优秀教材、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